■薛岭山陵园开展“文明祭扫 免费送鲜花”活动。 龚小莞 摄
■祭扫市民免费领取鲜花。 记者 陈嘉新 摄
■以鲜花寄托哀思。 记者 陈嘉新 摄
■昨日,2024年厦门市遗体和器官(眼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海沧文圃山厦门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
今天我市迎来清明首个祭扫高峰日,截至上午11点半,薛岭山陵园园区共接待了1.2万人,中华永久墓园超7500人。预估今天我市祭扫群众超过6万人,其中薛岭山陵园超2万人,中华永久墓园超1万人,安乐园超2万人。记者 龚小莞 吴笛
薛岭山陵园
延长服务时间 增设业务窗口
虽然人流量大,但现场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据了解,为更好地服务祭扫群众,薛岭山陵园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延长服务时间,将3月25日至4月14日设为清明祭扫集中开放时间,并根据祭扫平峰期、高峰期适时增设业务办理窗口,方便祭扫群众办理业务;其次,推行快捷缴费服务,开通线上缴费服务,祭扫群众通过“薛岭山陵园”微信公众号线上缴交管理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缓解业务窗口办理压力。
清明祭扫期间,薛岭山陵园还在业务大厅一侧增设咨询服务点,为祭扫市民线上缴交管理费提供帮助。
为共建无烟陵园,园区推出各种活动,倡导以鲜花替代纸钱缅怀故人,以绿色环保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追思之情。
3月30日-31日、4月4日-6日,薛岭山陵园开展“文明祭扫 免费送鲜花”活动,每人可以领取一枝菊花。
3月30日-4月15日,生态葬区开展“丝带祈福 遥寄相思”活动,祭扫市民可于祈福桥前免费领取黄丝带,系在祈福桥上,祈福美好,遥寄相思。
3月23日-4月15日,陵园将鲜花台和寄语展板结合,设置清明“思念墙”,让祭扫市民于花香弥漫中,落笔诉衷肠,写尽心中念。
3月23日-4月15日,设置“时空信箱”开启思念倾诉通道,书一纸深情,寄万缕相思。
4月4日9:30-10:00,陵园开展“怀思追远 绽放新生——2024百姓祈福活动”,通过点烛默哀、杯盏清茶、朗读家书等环节,以标准化的礼仪元素传递思念与感怀,呼唤对生命的致敬与尊重。
为保障祭扫群众人身安全,除祭扫活动保障工作专用车辆外,社会车辆禁止驶入薛岭山陵园。
中华永久墓园
市民可扫码查看平面导视图
上午8点不到,中华永久墓园内的200多个车位已经停满。上午8点40分,等待入园祭扫的车辆已经在墓园入口通道前排起了长龙。
中华永久墓园负责人孙鹭静告诉记者,上午有两波祭扫高峰,第一波在8点半左右,第二波在10点半左右。
中华永久墓园有17000多个墓地,1400多个壁穴。为了应对清明祭扫高峰,他们提前优化清明祭扫交通方案,同时在墓园附近两块空地开辟临时停车场,可以临时停放100多辆车。
上午9点20分,前来祭扫的洪先生在厦门殡仪中心怀祥礼仪服务台领到了一个精美的花篮。这是今年怀祥礼仪为祭扫市民提供的一个暖心服务。市民需加怀祥白事通微信客服号,在网上提前预约花篮,祭扫现场领取。目前薛岭、中华、文圃三个墓园都有这项服务。
洪先生88岁的父亲去年底过世,安葬在中华永久墓园,洪先生一家人第一次在清明节祭拜老人。洪先生认为,尽孝要趁早,在老人尚健在的时候极尽孝心,这样才不留遗憾。
另外,在祭扫现场,市民也可扫码查看墓园平面导视图,查询墓碑的具体位置。
怀祥礼仪还在现场向祭扫市民赠送福满袋,内有压坟石、矿泉水、小方巾、打火机等物品。
以鲜花寄托哀思,一些市民用一种简单素朴的方式来怀念逝去的亲人。记者在祭扫现场看到,一块墓碑前放置了一大束黄白菊花。还有一些市民祭扫相当用心,在一块墓碑前,市民带来了手电钻,将墓碑上褪色的红字清除,重新涂上鲜红色。
绿色殡葬越来越被接受
15年超2000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骨灰撒海、花坛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理念越来越被市民群众所接受。据统计,2008年至2023年,全市共举办集体骨灰撒海活动19次,共有2096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2021年起,我市免费举办四次“公益花坛葬”,累计134名逝者的骨灰无碑深埋于花坛葬区。
去年,我市集中组织3批次集体海葬,393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举行2批次集中公益花坛葬,89名逝者被安葬于薛岭山陵园生态葬区;首次举办集中树葬活动,13名逝者骨灰安葬于薛岭山生态葬区。
4月下旬,市民政局计划根据预约报名情况组织1-2次集中海葬。草坪葬、花坛葬、树葬等生态安葬,将视预约情况择机组织。有意了解绿色生态安葬的市民,可通过“i厦门”App、“i厦门”公众号预约生态安葬服务,也可拨打薛岭山陵园电话0592—5520444预登记。
今年拟于4月26日进行集体海葬活动,目前已有120多位预约报名,市民群众可登录“i厦门”App或微信公众号预约,也可以到薛岭山陵园业务大厅现场办理,咨询电话0592—5520444。 (吴笛)
温馨提示
“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陵园倡导以鲜花替代纸钱缅怀故人,严禁私自在园区内焚烧纸钱、冥币等丧葬祭祀用品,室内禁止明火。祭祀完后,请熄灭香烛等明火,纸钱可自行带走,如需墓陵园代为焚烧,请放至园区纸钱放置处。
相关新闻
我市累计遗体捐献365例
本报讯(文/图 记者 匡惟)昨日上午,以“生命·礼赞”为主题的2024年厦门市遗体和器官(眼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海沧文圃山厦门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
92岁的柯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现场,缅怀她的丈夫。两年前,93岁的丈夫因病离世,他生前决定捐赠遗体。柯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丈夫曾经从事卫生教育事业,很多年前便决定将自己的遗体留给医学生。“我们一家都是医疗工作者,我理解、尊重、认可他的选择。”接受采访时,柯女士的眼眶还泛着泪花。
2008年,厦门眼科中心成立了眼库,我市实现了角膜捐献和角膜移植规范性开展。厦门眼科中心执行总经理姚郑玲玲在致辞中表示,正是这些捐献者的无私奉献,有效救治了无数的眼疾重症患者,更是推动了医学教学、疾病研究的大力发展。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实现遗体捐献365例,眼角膜捐献356例,器官捐献162例(捐献大器官519个)。作为连接捐献者家属和接受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市红十字会不仅有序组织各单位合法合规开展遗体和器官(眼角膜)捐献工作,还积极回应捐献者家属诉求,不断提升服务质效。2023年底,在海沧文圃山陵园开发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市红十字会对我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进行提升改造,平整场地,增设纪念墙,新建了缅怀广场和文化墙。改造后的纪念园集生命教育、知识宣传、缅怀纪念等功能于一体。
【原文链接】https://epaper.xmrb.com/xmwb/pc/con/202403/30/content_20323.html